中宏網內蒙古8月18日電 多年來,西烏珠穆沁供電分公司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將新能源轉網電項目延伸至草原腹地深處,以“黨建+電網建設”點燃鄉(xiāng)村振興助推器,助力牧業(yè)更強、牧區(qū)更美、牧民更富。
電“通”牧區(qū)美好生活
“現(xiàn)在電充足了,家用電器都能用了,再也不怕電不夠用了!”西烏旗巴彥胡舒蘇木的牧民布和把新鮮的蔬菜放進冰箱,轉身對供電所員工吳長海激動地說道。
西烏旗位于錫林郭勒盟東部,擁有兩萬多平方公里草原,是內蒙古唯一匯集九大類型草原的旗縣。幅員遼闊、水草豐美使得牧民的生活多為散而小的聚集區(qū),受地緣限制及居住習慣限制,草原腹地深處的嘎查牧民一直靠新能源發(fā)電解決用電問題,由于家用型光伏發(fā)電有效光照時間短、光伏板缺少維護,風電電力不穩(wěn)定,導致電能短缺,極大地制約著當?shù)啬撩裆a生活。
為了進一步提高當?shù)啬羺^(qū)的供電可靠性,西烏珠穆沁供電分公司堅持黨建引領,以網電延伸草原深處解決當?shù)仄h牧區(qū)的用電難題。這里冬長夏短,電網建設施工有效期短,為了搶工期,公司黨員突擊隊在冬末春初時便逐門逐戶摸排測量,空曠的野外狂風旋起的積雪高達1米,工作人員便徒步涉雪測量距離,以全力爭取開工建設前的準備工作精確無誤,讓更多的新能源牧戶告別電短缺。近兩年,內蒙古電力公司投資6151萬元用于當?shù)匦履茉崔D網電工程,讓657戶約1000余人用上了安全電、可靠電和放心電,網電打開了牧區(qū)美好生活的通路。
電“惠”老牧戶的新生活
“有了網電,粉碎飼料、青貯飼草就方便多了,搞起養(yǎng)殖來就會更省力、省心、省錢,感謝國家的好政策、供電公司的優(yōu)質服務?!奔矢呃真?zhèn)巴音烏拉嘎查圖門那斯圖家牛舍旁,當圖門那斯圖按下鍘草機斷路器按鈕,一捆草料迅即碎草飛濺,他打心眼里感謝西烏珠穆沁供電分公司滿足喂牛鍘草用電需求。
49歲的牧民圖門那斯圖算是老牧戶了,年輕時就是養(yǎng)牛好手,今年,有著30年養(yǎng)牛經驗的他又擴建了120平方米的牛棚,準備繼續(xù)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可家里沒有網電,飼草加工成了他的一大難題,每次粉碎飼料都要拉到鎮(zhèn)里去加工,既花錢又耗費時間,能用上網電是他多年以來的心愿。
得益于西烏珠穆沁供電分公司的新能源轉網電項目,今年夏天,圖門那斯圖家和嘎查里其他二十三戶牧民家里終于通上了網電,圖門那斯圖家門前安上了嶄新的變壓器。他打算再去供電分公司申請個動力電,這時,黨員志愿者已上門來服務了。為滿足新能源轉網電客戶多樣化的用電需求,黨員志愿服務隊在通網電的當天就進行上門走訪,逐戶受理客戶的各類用電需求。了解到圖門那斯圖家想要申請動力電,黨員志愿者現(xiàn)場指導他在手機上完成了線上申請,并迅速組織人員進行了現(xiàn)場勘查,制定完供電方案后沒多久,施工隊就來到客戶家里進行了施工,僅用了三個工作日就完成了送電。
電“慧”新牧人的好生活
“謝謝你們,多虧了你們經常來幫我檢查,我這么多電氣設備才能發(fā)揮作用?。 秉h員志愿服務隊像往常一樣來到敖穆希勒的家庭牧場進行安全用電檢查,敖穆希勒高興地向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2016年,剛從內蒙古大學畢業(yè)的敖穆希勒在親戚朋友的質疑聲中選擇回到家鄉(xiāng)白音胡碩蘇木舒圖嘎查養(yǎng)牛,新能源轉網電工程成為敖穆希勒做出這個決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了解到供電分公司幫助他家接通了常電,為他這個新時代的新牧民回鄉(xiāng)經營現(xiàn)代化智慧家庭牧場提供了最首要的條件,所以他毅然決然放棄了城里安穩(wěn)的工作,決定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走進敖穆希勒的家庭牧場,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凈、整潔、科技感。“在我家的牧場里,智能攝像頭、恒溫飲水機、添料機、粉碎機、恒溫牛棚取暖燈等設備一應俱全,有了它們的幫助,養(yǎng)殖可比過去省事多了。”敖穆希勒說。在回鄉(xiāng)養(yǎng)牛以后,他在自家原有的牛棚上加強棚圈、暖棚、草料等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合理利用草場,選育改良牛養(yǎng)殖,進行牲畜飼養(yǎng)標準化建設,達到了現(xiàn)代化示范家庭牧場的標準。
“現(xiàn)在家里有180多頭牛,因為通了生產用電,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現(xiàn)在我們正在著手改建智慧牧場,期望不久后真正實現(xiàn)牧場‘無人化’管理?!卑侥孪@照f。
“智慧牧業(yè)”作為一個嶄新的詞匯,已成為越來越多牧民群眾的共識,牧民群眾也依靠“智慧牧場”的建設,迎來了一場生產經營方式的深刻變革。目前,敖穆希勒只是草原新生活的代表之一,深入草原就會發(fā)現(xiàn),在電網建設的助推下,草原正處處涌動著新活力,煥發(fā)著新面貌,生活在這片綠色大地上的人們,正在用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著美好新生活。(吳長海 李巖)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