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第九屆立秋演講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yè)方法發(fā)布2025在北京798·751園區(qū)79罐舉行,主題為剎那涌現(xiàn)。
場景實驗室創(chuàng)始人、場景方法論提出者吳聲表示:AI場景革命正在讓商業(yè)開啟哲學生活方式周期,關鍵是在每個具體場景重建意義坐標。演講以四個篇章展開意義重建的創(chuàng)新方法:NOW是此刻的連接,F(xiàn)LOW是流暢的人機通感,HERE是超越在場的敘事,EGO是我的共識。大會還發(fā)布了新物種爆炸2025意義重建的八個預測。
以下為吳聲造物特別呈現(xiàn)的吳聲2025年度演講全文:
01 場景造物,十年刻度
沒有誰在這個世界上擁有自己固定的住所,以及固定不變的外觀,沒有誰不在盛衰沉浮之中,沒有誰不與敵人和鄰居交易品性,沒有誰不是韶華易逝卻仍未能成熟,沒有誰不是在漫長的生存之旅的起點便已筋疲力盡。本雅明在《弗蘭茨·卡夫卡紀念》中深刻寫道。這也是新物種爆炸2025匯報的起點。
此刻即此刻,無可置疑。今天是今天,帶著過去所有時間的重量,帶著將成為明天一切事物的翅膀。我們慣常談論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唯有在剎那的聚焦中,方能領悟聶魯達詩篇的真意:訴說情感,也道盡萬物緣起。它分明昭示,新物種明日能否成為巨頭,取決于今日如何構建場景,種下何因。
《場景革命》以來的十年,皆是場景造物的刻度。正是那些精心設計、鏗鏘有力的具體場景,驅動新物種從誕生到躍遷的全過程。所有對驚險一躍、九死一生的理解,都沉淀為無數(shù)識于微時的印記,我們欣慰于曾經那些見證、陪伴與共建:與2018年創(chuàng)辦的瑞幸咖啡探討第四次咖啡革命、著成《咖啡新零售》;2019年與騰訊智慧零售共話產業(yè)互聯(lián)網,定義超級連接的IP與方法論體系;2021提出數(shù)字市井的商業(yè)認知,與快手共建新市井商業(yè);在2022更是作為極狐考拉聯(lián)合主理人,躬身入局,與北汽新能源創(chuàng)新實踐場景造車。
新物種爆炸第九年,此刻回想還有很多很多伙伴,識于微時,亦從未遠離。
在場景造物的時間刻度中,三翼鳥的進化歷程尤為顯著。2020年創(chuàng)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時,思考原點是場景化家電產品,我們當時也在觀察其SKU和場景化表現(xiàn)。然而很快三翼鳥便意識到智慧家庭場景需要的遠不止產品,而是解決方案。發(fā)展至今其更清晰看到,用戶需要的是高度個性化適配的家庭場景定制平臺。三重認知迭代的背后,是在持續(xù)理解用戶過程中,三翼鳥作為場景品牌始終堅持進化,創(chuàng)建AI時代智慧家庭的新標準與新規(guī)范。
一個關鍵理念印證了其方向:2021年我在梳理場景戰(zhàn)略時,曾提出場景是有時間的空間。在青島與三翼鳥溝通此理念時,他們當即回應:這正是我們在做的。表面看,三翼鳥在設計居住空間;本質上,是在設計體驗,設計家庭用戶更有意義的時間。這標志著有效時間正取代有效空間,成為當今家庭居住的核心標準與規(guī)范。這不僅是一場深刻的認知變革,也體現(xiàn)了我們在陪伴場景品牌進化中的見證者角色。
理解場景,更理解用戶。這正是三翼鳥堅持的場景品牌產品觀:在場景中,向用戶多走一步。鍛造對用戶智慧家庭需求全流程響應的能力,全方位解決捕捉到的一個個具體而真實的問題。
紅星美凱龍的升級同樣深刻體現(xiàn)了場景品牌的進化力量。2019年,新物種爆炸解讀其是多品牌集合的智慧場景,商業(yè)方法可總結為Mall中Mall。此后雖歷經外部環(huán)境與企業(yè)自身諸多變革,但紅星美凱龍堅定推進家電、家居、家裝三家一體的目標,最終實現(xiàn)了商業(yè)模式的本質性變革,并在深刻理解AI帶來的生活方式變化中,轉型為AI家生活的場景目的地。
今年五月,我參加了紅星美凱龍與星星充電、建發(fā)居住科技聯(lián)合打造的零碳生活家落成儀式。這個空間中,家電、家居、家裝的意義已渾然一體,不分彼此。不久前,他們推出了集大成之作2.0版電器館——Mega-E智電綠洲,凝結對未來生活的前置思考。這種預裝未來的理念,使得AI生活方式得以通過高度場景化空間被真切體驗。它將紅星美凱龍電器館的面積大和品類全重新轉化為吸引用戶的核心優(yōu)勢,通過對安全、健康、環(huán)境、效率、娛樂、環(huán)保等維度的極致打磨,讓每一位家庭消費者都視其作目的地乘興而來,深入一場AI家生活方式的體驗聚合。
從三翼鳥和紅星美凱龍身上,清晰看見新物種如何生長為自身都未曾全然預見的模樣。這正是十年來場景實驗室見證的場景品牌進化史:其演化邏輯是一邊解構,一邊涌現(xiàn)。而驅動這一切的根基,正是深植于各自領域的獨特場景稟賦。
這份稟賦的力量同樣閃耀在:得到深諳知識結構與靈感延伸推出Get筆記,構建個體知識資產;凱叔講故事以雞飛飛超越AI陪伴,通過交互塑造有靈魂的IP新范式;盛景網聯(lián)以極致結果導向推出AI RaaS,與智能體以終為始的場景應用和商業(yè)價值共鳴。正是這些稟賦,使它們持續(xù)解構、不斷涌現(xiàn),鍛造出AI時代的新物種。
02 剎那涌現(xiàn),意義重建
即便目睹日新月異,AI應用的未來,還是要經由一個個場景逐步進化,需要精心設計每一個場景。忽視場景的涌現(xiàn),便容易迷失于浮光掠影:新物種的爆發(fā)、商業(yè)思潮的翻涌、巨頭市值的劇烈起伏??此菩鷩痰乃槠?,恰是時代脈搏的痕跡。
何以剎那涌現(xiàn)?是在每個技術剎那,都相信場景涌現(xiàn)。
具身智能正迎來它的思考時刻:當亞馬遜日本運營中心迎來第100萬個機器人,與人類員工在數(shù)量上近乎分庭抗禮;谷歌接連發(fā)布的Gemini Robotics,特別是6月問世的本地離線模型,為機器人賦予真正的大腦,標志著智能從感知執(zhí)行層面向認知能力的躍遷;然而在軟硬件一體化已成共識的表象下,人形機器人的iPhone時刻依然朦朧。即使2025被寄予Agent元年的厚望,許多人仍覺其尚未真正落地。核心是Agent對真實生產力的重塑與效率的規(guī)?;蕴幱谏顫撾A段,尚未成為最佳實踐,更未顛覆舊有范式。
但點滴的進步正悄然匯聚成河,指向質變:微軟發(fā)布Windows原生支持MCP的舉動意義深遠;Stripe推出全球首個支付AI基礎模型;特斯拉實現(xiàn)了Model Y從工廠到客戶端的全自動駕駛交付;而中國力量如DeepSeek R1、Manus、Kimi K2等,在推進Agentic AI的征程上,加上通義千問,接力式開源創(chuàng)新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現(xiàn)象級存在。此刻,我們在最尖端的技術舞臺上,正贏得前所未有的尊重、引用與信任。
看似分散的突破,深層律動指向同一個方向:推動AI從智能向超級智能的涌現(xiàn)。其目標不僅是高效地思考和做事,更是構建一個可學習的宇宙,并在此過程中理解生命本身的深邃與復雜。每一次模型迭代、每一次場景落地,都是向這個宏大圖景靠近的跬步。因為智能的無所不能與無處不在,比我們想象更為激進,如最新《經濟學人》封面報道超級智能經濟學,不是帶來全球GDP2-3%的增長,更有可能是20-30%的增長,資源不再是瓶頸,而是極大豐富的后稀缺,它所帶來意義消解與重構的陣痛,恰恰構成了我們身處的關鍵過渡期。這個無法瞬間完成的窗口期,正是我們今日思考與行動的背景——在混沌中尋找秩序,在失序中重建意義。
因此,理解AI的本質早已超越了技術,它首先是一場認知的革命,超越功能性價值,不斷回歸生命感體驗。只有在持續(xù)的叩問與回歸中,方能觸及技術世界的建模邊界:我是誰?為何是我?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邊界在哪里?這不僅關乎一代人的自信重塑,更是每一位探索者重新錨定自身價值的原點。AI首先是認知的躍遷,其終極追問,依然落回對人類存在本質的哲學思考——它始于認知,最終歸于認知,完成哲學意義上的閉環(huán)。
這一場AI場景革命,主戰(zhàn)場恰恰潛藏于那些最熟悉、最易被忽視的日常之中——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技術以上的哲學生活方式周期,需要在具體而微的土壤里,找到并重建屬于這個時代的意義坐標。請大家記住這個詞,哲學生活方式。
在宇宙的尺度下,定位此刻此地,我以四個關鍵詞勾勒這幅意義坐標的草圖:NOW錨定連接的力量,HERE聚焦此在的真實,F(xiàn)LOW追尋沉浸忘我的心流,EGO更是關于主體的核心之問。
我給宇宙帶了一個新宇宙,因為我?guī)砹擞钪姹旧?。關鍵是那個未被言明的宇宙:我并非帶來了一個新宇宙,而是揭示了宇宙本身即在此刻此地。這個宇宙,是存在的全部。就像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在每一次清空自我中完成靈魂的重新創(chuàng)作。于是我將宇宙隨身攜帶便不再僅是詩句,而成為一種深刻的認知覺醒:當EGO與FLOW被恰當?shù)匕卜牛琀ERE與NOW便成為承載整個宇宙的容器。
意義坐標的重建,其精髓正在于此。在技術的浪尖,在涌動的場景,于當下此地,體認并攜帶我們身處的整個宇宙。
進入今天的第一個篇章——NOW。這是一個時間維度的概念,我們所擁有的僅在此刻,通過AI時代最本質的連接來理解時間。AI不改變連接的邏輯,而是壓縮連接的過程、消解摩擦。
01 UGC就是價值觀
在注意力粉塵化時代,小紅書以即時性重構連接價值——它不僅是內容平臺,更是無數(shù)此刻的連接器。連接人與信息:生活搜索引擎成為用戶決策的即時入口,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戶打開小紅書第一步都是直奔搜索,讓信息從滯后檢索變?yōu)楫斚陆鉀Q。連接人與人:二次元群體通過助農直播實現(xiàn)跨次元協(xié)作,00后用動漫語言解構鄉(xiāng)土文化,實現(xiàn)一種新的代際混搭。連接人與意義:話題#被一億人看過的美國家庭#中,中美兩個家庭的見面引發(fā)全球化共情。當意義被實時記錄與放大,個體生活成為重要的公共敘事窗口。
小紅書去中心化的用戶分享與雙列瀑布流的界面設計,本質是小紅書價值觀的顯性化。雙列設計拒絕算法霸權,用選擇權賦予用戶更多的自我發(fā)現(xiàn)。用戶內容的真實度和豐富度,讓平臺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大型數(shù)字田野。與此同時,小紅書尤為重視在地內容的發(fā)掘與表達,所以我們看到馬路生活節(jié)、煙火生活季。UGC是價值觀,是小紅書提供的獨特的連接土壤,也決定小紅書獨特的商業(yè)價值。
最小需求、最多需求,不只是散落的信息,而是不斷涌現(xiàn)為一個個具體、可被觀察的生活景觀。首屆小紅書獨立開發(fā)大賽揭示了極致顆粒度的需求,反而能編織最大公約數(shù)的圖景。連曬太陽這樣一個過于細微的需求都可以被捕捉,并誕生一個應用程序,印證了一種愈垂直,愈公共的新邏輯。商業(yè)的終極命題,是把一個人的問題變成一群人的答案。小紅書正在重新定義連接的時間單位——不是日活月活,而是此刻活。我想用奧利弗·薩克斯《意識的河流》中的一句話來描述這種對生活最大豐富度的關注——生命沖動涌涌而出:觀察的玩興,理論的雄心,創(chuàng)造的源頭,心象的風景映現(xiàn)一生記憶的時時刻刻。
02 連接革命帶來的商業(yè)復利
我們熟悉的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之所以講越過山丘,是因為過去的幾年里三只松鼠經歷從高峰到低谷再重回高峰。經歷過零食賽道格局的劇變,三只松鼠確實已經煥然一新,因為找到了生產和需求最短連接的方法論:這是與供應鏈和價值觀更加匹配的組織創(chuàng)新方法論,這恰恰能夠成為AI時代組織創(chuàng)新的范式代表。
在三只松鼠,組織越來越成為端到端的表達,決策也越來越成為點到點的高效。如何了解作為AI原住民的一代年輕人,如何激活這一代年輕人的自主創(chuàng)造力?三只松鼠以500多位mini CEO管理8000多個SKU回答了這個問題。從新品研發(fā)方向、供應鏈選品到營銷資源分配,激活年輕人的熱情和價值感,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做決策,最大化產品創(chuàng)新的短鏈高效。
新型去中心化組織背后的AI邏輯在于:數(shù)據實時在線、效果評估高度敏捷、市場反饋高度靈活——帶來的結果可能是一款新產品、一個新項目,也可能是一個全新的公司。這是一場關乎供應鏈深度、組織活力與品牌張力的新商業(yè)實踐。 AI時代的創(chuàng)新本質,是真正以AI能力不斷響應市場的變革,形成以用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組織解決方案,是連接革命所帶來的商業(yè)復利。背后評估的機制、涌現(xiàn)的價值,都在更高維度被俯瞰。每個公司的組織創(chuàng)新都是一次破繭重生,最艱難的路當然是最正確的路。
這個邏輯下,我們再來看小米YU7的銷量神話。不僅是創(chuàng)始人all in,更在于如何讓消費電子方法論在汽車這個精密制造的龐然大物領域里,得以被復刻經驗,又能夠讓傳統(tǒng)造車的知識圖譜被廣泛吸納。它的本質是組織系統(tǒng)的重構,小米造車本身,正是一次原有組織系統(tǒng)被全面撬動的深層操作。在此過程中,我們看到小米人車家場景生態(tài)戰(zhàn)略的貫通,組織摩擦力的最小化,這是小米組織能力的再一次升級。所以今天并不評價小米SU7和YU7能不能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只想說有什么樣的組織,就有什么樣的商業(yè)成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條新的定律正在形成,它一是條超級加速的定律。這個定律的核心就是更強的連接能力。
03 Value-to-Green的綠色增長
去年,我們將星星充電定義為一家堅定場景戰(zhàn)略的數(shù)字能源公司:始終相信場景,深入場景,解決具體問題。今年我們從連接的角度來理解星星充電的最新進化,那就是以三網融合不斷升級數(shù)字能源的動態(tài)連接。智能充電網、場景微電網和虛擬電場運營網,本身可以理解為三個創(chuàng)新型的組織體系。星星充電發(fā)布三網融合戰(zhàn)略,背后的復雜性實際上遠超我們想象。以最新推出的星星太乙交易系統(tǒng)為例,一方面是電力大模型在應用場景里的深耕,另一方面也是在解決場景付費的復雜性。在過去的電力交易市場,一直有無數(shù)的企業(yè)和平臺想攻關這一點,但要做到全面交易透明,讓每個參與方都能夠提升效率和增長收益,無論你是2C還是2B,是企業(yè)還是園區(qū),都需要更加精準的能力,這一切只有在AI時代才能實現(xiàn)。
以基于場景的算法調優(yōu)能源管理,在電力市場每一次微小的波動中捕捉價值。我想起了星星充電的創(chuàng)始人邵丹薇女士跟我說,一切與V2G技術有關的我就去做,一切與V2G技術無關的我就不做。這是星星充電對場景稟賦的堅持,更是因為Value-to-Green的價值已經超越了V2G車網互動技術本身,我們期待的是更加長遠的可持續(xù)價值,在綠色增長中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04 場景越具體,連接越增強
此刻的連接,也在回答線下流量的場景競爭,如何讓線下入口與數(shù)字生活無摩擦銜接。
分眾傳媒與支付寶碰一碰,正在共同打開這個新的場景入口。一直以來,梯媒占據高度穩(wěn)定的用戶注意力,電梯場景加上支付寶的NFC能力,將此刻的注意力轉化為即刻的消費行為,看到-觸碰-領券-核銷全流程一氣呵成,是營銷的閉環(huán),更是數(shù)字生活的隨時觸達。當物理場景一鍵跳轉數(shù)字生活,媒介便進化為新基礎設施,是激活此刻的場景入口,更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效果媒介。幾乎每年都會講到分眾傳媒,是因為能清晰看到其在場景稟賦里堅持創(chuàng)新的進化。新物種在分眾場景的演進,有時代的賦予,更有自我的堅持。
同樣在場景中堅持創(chuàng)新、堅持真實價值的還有黑貓投訴。
黑貓投訴作為一個公益性消費者服務平臺,始終連接商家和消費者,成為兩端直接、即時的溝通橋梁,讓每一個真實的消費投訴的提出和解決,匯聚成為推動生活、商業(yè)、社會寸進的力量。擁抱AI,黑貓投訴也是從具體場景開始。4月上線法喵星,專注解決消費投訴的AI助手,成為連接的新入口;后臺投訴全部AI初審,提升投訴受理速度,推動了連接的新效率;平臺主動調優(yōu)資源合理使用,加強社會資源協(xié)同,比如集體投訴這個小切口,是平臺發(fā)起的協(xié)作機制,用一個入口承接人數(shù)多且集中的投訴事件,資源被更合理使用。場景越具體,連接越增強。黑貓投訴的進化,是以真實為前提的,效率與意義的協(xié)同進化。
NOW,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意義的密度。這種密度,是最真實的意義寄托和價值依歸。此刻的連接是什么?是迅速完成的前所未有,更是在壓縮過程中,還原直覺所帶來的拈花一笑。
交互是人機之間的語言、界面。更確切地說,一個個人機交互的場景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2023年新物種爆炸,我們提出的對話時代只是開始,當機器不僅能聽懂指令,更能感受情緒與上下文,形成人機的認知默契,這便是通感的本義。技術浸潤生活,人機交互進化為流暢的認知共振,重新定義懂你的智能標準——FLOW由此生成,我們進入第二個篇章。
01 終端進化論與智能體時代
2024年被稱為AI終端元年,一年時間過去,我們看到端側的進化以智能體為引擎展開全新圖景。智能體時代的終端不再是工具,而是承載用戶習慣、記憶與需求的數(shù)字自我載體。通過AI的深度協(xié)同,終端像神經末梢般感知并延展人的需求、觀點與思考,實現(xiàn)人機共生的進化。
智能體時代的終端,建立在三個能力之上。第一,端云協(xié)同,本地實時響應與云端全局智能的結合,既保障隱私與低延遲,又獲得強大的認知泛化能力;第二,場景應用,智能體從通用助手分化為具體場景的專家,深度融入生活、工作的動線中;第三,靈感增強,當大量事務性、流程性工作被AI完成,人真正意義上成為創(chuàng)造力的主體,瞬間的靈感可以被轉述為指令,被接收、理解和執(zhí)行。
聯(lián)想是大家熟悉的經典案例,也是新物種爆炸的老朋友。從去年推出AI PC,到發(fā)布一體多端布局,以及稍后重點講到的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與我們關于終端和智能體的研究不謀而合。
一體多端通過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實現(xiàn)在AI PC、AI手機、AI平板、AIoT等AI終端間的智能協(xié)同與無縫交互,為用戶帶來連貫、流暢且個性化的人機交互體驗。端是場景的最大公約數(shù),智能體則是人機交互入口的系統(tǒng)性重構。在演講的內容研發(fā)期間,我每天在體驗這些交互細節(jié),感受三種清晰的交互狀態(tài)。
沉浸態(tài),智能體是讓用戶自如調用的交互入口,更是剛剛好的主動服務;伴隨態(tài),打破設備孤島,讓交互在不同終端的切換中沒有體驗斷點;情緒態(tài),是交互從功能到美學的一小步跨進,而它讓終端完成從工具伙伴到靈感伙伴的一大步躍遷。
所以,聯(lián)想定位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為人機交互第一入口,我深以為然。重要的是,它也讓人看到:工作、學習和生活高度接入人機交互的場景已經是新常態(tài)。
比如翻譯場景,尤其是在聯(lián)想moto手機上雙屏體驗,由外屏呈現(xiàn)翻譯結果,真正實現(xiàn)面對面對話翻譯。我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直深耕小折疊的聯(lián)想moto手機,將系統(tǒng)級AUI嵌入每個具體的使用場景,表現(xiàn)出充分理解AI原住民的年輕態(tài)。年輕不只在于外觀,更在于一鍵AI,無感交互的新鮮體驗。
02 物理AI:感官有算法,空間可解碼
當我們定義流暢的人機通感,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AI也在重構物理世界的交互范式。一個個AI模型加感知器件,讓智能體從被動響應指令進化為主動適應環(huán)境,算法解碼的不是虛擬世界,而是我們真實生活的每寸空間。
瑞聲科技也是我一直關注的新物種案例。去年講到瑞聲科技,是想讓大家看見隱身在手機、PC、座艙終端中的感知解決方案,真正實現(xiàn)人機交互的場景流。物理AI成為瑞聲科技戰(zhàn)略路線圖的重要一步,作為AI入口的感知器件的精準落地,正在打開人機交互的新入口。
比如,將NLC PRO創(chuàng)新聲學算法與51顆高性能揚聲器相結合,讓座艙成為移動音樂廳;將高端音響系統(tǒng)供應商PSS普瑞姆和車載前裝模組供應商初光汽車,垂直整合為車載物理AI生態(tài)鏈;在微型電機領域研發(fā)適用于機器人靈巧手的手指執(zhí)行器、適用于關節(jié)及運動部件的旋轉執(zhí)行器和直線執(zhí)行器……不斷完成著以物理AI翻譯現(xiàn)實世界的新命題。
這種翻譯不是簡單的數(shù)據映射,而是為現(xiàn)實世界加載了一套感知的操作系統(tǒng),賦予環(huán)境語義理解與自主響應的能力,繼而用聲、光、觸感作出回應。AAC瑞聲科技深耕的感知解決方案,理解感官是真實的最后防線,讓技術站在人之后,而我認為:AAC Inside應該在場,成為人機交互真實體驗的信任標簽,總結為八個字——感知高定,信任標簽。
我們也因此得出物理AI的新定義——感官有算法,空間可解碼。
當物理AI進入家庭場景,我們來看這個品牌如何讓機器懂得生活。追覓,已經很難簡單用智能家電來定義。從功能滿足到情感共鳴的躍遷,需要從家庭場景重構者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追覓。我們看到它越來越表現(xiàn)出生態(tài)的能力和價值,從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的單品王者,到空調這樣的傳統(tǒng)白電布局,本質是面向家庭具體場景的解決方案。
追覓正在做的事情是從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場景到創(chuàng)造情感場景,釋放用戶的生活時間和心靈空間,將本應屬于你的創(chuàng)造力交還給你。
解決問題的最高境界是無感。
自2022年追覓首創(chuàng)掃地機仿生機械臂,讓掃地機可以伸出4cm的手,破解行業(yè)邊角清潔難題。到2024年,該技術已復用于洗地機、空調等多品類。追覓正在用靈活懂你的機械臂解決那些家庭最后一公分的痛點:那些清潔難以抵達的邊邊角角、一臺空調溫度難以兼顧每個人帶來的煩躁。當技術足夠流暢,智能就會從功能參數(shù)變成不可或缺。
真正的智能,不是讓人適應機器,而是讓機器隱入生活,成為你可以依靠的伙伴,才無愧于家庭場景的情緒陪伴,才是我們和具身智能應該有的默契。
03 智慧生活的心流與通感
關于物理AI的探討,把流暢的人機通感推向了AI與物理世界的更深入融合。如果回到一個純粹的物理空間,是否還有微小的場景單元是被忽略的體驗尺度。比如窗戶。
窗戶,作為家的物理屏障,長久以來被智能家居浪潮所忽略——它本應是連接室內與戶外,延伸家的空間感與體驗感的重要一環(huán)。所以,我很想講講綠盾門窗這個案例,用系統(tǒng)門窗的交互思維,解決小即是大的關鍵問題,彌合家的體驗斷點。比如,自清潔和除醛。
室外側利用納米鍍層自潔膜,抑制靜電產生,使玻璃不沾污漬,雨水沖刷即可自清潔,將窗戶維護轉化為無感的后臺進程;室內側納米鍍層利用可見光氧化分解原理,借助空氣循環(huán)將集中性除醛轉化為24小時的實時工作。家開始擁有自主的呼吸層。把握綠盾門窗新物種案例價值,是因為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發(fā):更多被忽略的體驗單元都值得以交互思維重做一遍。
穆旦說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這確實是我們應得的生活。AI時代的場景革命,應該讓我們過上習以為常的新的普通生活。
04 AI硬件的大規(guī)模崛起
九牧的場景衛(wèi)浴就是非常典型的場景品牌創(chuàng)新。今年5月我參加了九牧場景衛(wèi)浴的發(fā)布會,他們告訴我,九牧集團的市場地位已達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三,智能馬桶銷量達到全球第一。大會展廳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長期以來在圍繞功能單品的衛(wèi)浴發(fā)展邏輯中,衛(wèi)生間內的具體場景被忽視了太久:到底在如廁、洗漱、化妝,還是淋浴?那些細微角落的個體日常,其意義遠超想象。
進入衛(wèi)生間的那一刻,是滌蕩身心、煥新自我,也是平復情緒、自我治愈。你可能在里邊刷手機、看書、唱歌……它們都成為重新推開生活的門的勇氣來源。這個空間理應成為人的心流之所。
在九牧AI BATH和小牧YOUNG BATH場景品牌發(fā)布時,我能感受到體驗斷點被有效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曾被忽視的角落重新得到重視,變得有意義且重要。也正因這種重要性,令人認識到衛(wèi)浴發(fā)展趨勢不僅在于場景化、健康化、零碳化、全球化,其實也正在家電化。我們與九牧共同發(fā)起衛(wèi)浴場景實驗室,正是為了在AI時代,基于衛(wèi)浴家電化,去激發(fā)更多心流體驗,去開發(fā)一個又一個全新場景。
中國當然有前途,正如我們看到AI硬件的大規(guī)模崛起——是基于中國豐沛場景的產品定義優(yōu)勢,也是立足本土長產業(yè)鏈積累的供應鏈實現(xiàn)能力,更是用戶數(shù)據驅動的市場驗證反饋,帶來了精準落地的加速度。拓普向人形機器人執(zhí)行器的技術遷移,大方智能用服務機器人低成本解決諸如刮膩子這樣的高頻剛需;Insta360憑借對運動場景的數(shù)據積累,不僅成為運動拍攝的算法導演,更是空間計算的新平臺,所以最近宣布進軍無人機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FLOW,流暢的人機通感,不是簡單的指令交互,而是認知與意義的深度交融。它不取代現(xiàn)實,而是為其疊加一層可感知的意義增強,最終構建出比物理世界更細膩的新建真實。
進入今天的第三個篇章——HERE,超越現(xiàn)場的敘事。現(xiàn)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們一直說只有深入現(xiàn)場,只有高度的在地性,高度的local,才有機會global,才有機會重新讓非標商業(yè)崛起,讓千篇一律轉化為萬里挑一的有趣。
01 門店是入口也是目的
來看ANTA SNEAKERVERSE安踏作品集(以下簡稱ATSV/安踏作品集)基于門店敘事的創(chuàng)新。身臨其境,才能打破固有認知,只要你步入任意一家安踏作品集,你都會發(fā)現(xiàn)這絕不同于你熟悉的那個國民運動品牌經典的樣貌,每家ATSV門店既是高度個性化的藝術空間,也是一個高度在地性的社群聚集地:比如南京東路的SV-幻巷,本身的建筑語言就是一種對場景時空的破次元演繹:暗黑風格的氛圍與鏡面球鞋墻打造了魔法世界般的球鞋宇宙; 而上海西岸夢中心的SV-GateM,作為第60家安踏作品集店鋪,則更能代表一種可復制的線下商業(yè)范式:風格化的潮流藝術裝置、開闊留白的空間動線——安踏對門店敘事創(chuàng)新給出的解法是在地性和藝術化,讓抵達有理由,也讓抵達成為一次全新漫游的開始。
抵達讓門店成為入口,漫游讓門店成為了目的。入口,本身是氣質上對目標圈層具有高吸引力的空間;目的,意味著品效合一的閉環(huán)。門店是品牌理念的最完整表達,是用戶可以常逛常新、發(fā)生連接的社交場域。所以說,高飽和的體驗現(xiàn)場,一定是低流速的社交時間。對于球鞋、聯(lián)名、潮流的思考,讓社群本身在這里落地,讓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在此消磨時間并產生消費??梢钥吹?,安踏作品集的門店陳列動線并不追求坪效,但實際營收卻是非常亮眼的。
當然這不僅是安踏對零售門店的創(chuàng)新,實質上安踏正在實驗孕育全新子品牌。從顛覆性的商品設計出發(fā),通過比如與Empty Behavior的聯(lián)名合作,匹配具有藝術性的空間呈現(xiàn),比如在巴黎時裝周的show-room,讓大家重新認識安踏作品集的品牌定位——是堅持運動內核的風格聯(lián)名,是對未來主義運動美學的定義。因此說,ANTA SNEAKERVERSE安踏作品集是品牌價值的升維總結,也一次突破原生邊界的潮流文化實驗。
02 物理世界不再滯后于云端
就如同詩人波德萊爾的這句話:現(xiàn)實是一片象征的森林,是香氣、色彩、聲音的總和。你不進入現(xiàn)場就無法感受,但僅僅在現(xiàn)場不被打動又如何超越呢?體驗需要被包裹得完整。關于這個主題,《LAUNCH首發(fā)》的第七本MOOK《液態(tài)線下》今年也如約出版。齊格蒙特·鮑曼《流動的現(xiàn)代性》中用液態(tài)這個詞來形容形容現(xiàn)代社會的流動、不確定和個體化。為回應這種變化,城市空間結構轉向靈活的、多功能的形態(tài),人們對空間的感知需求被改寫,空間正在經歷從物理尺度到體驗尺度的再定義。而《液態(tài)線下》書名的另一層涵義,則是今天我們來討論流動性從線上到線下的映射,也可以理解為是數(shù)字化生活浸潤下的情緒遷移。
here,物理世界不再滯后于云端。深山集市一次又一次深入各地非遺、風土、手藝人的現(xiàn)場,建立超越現(xiàn)場的紋樣數(shù)據庫,把繡娘的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在廣西,壯族繡娘將民族紋樣和傳統(tǒng)手工藝融入時尚元素,轉化成市場需求的國貨潮品。和馬蜂窩地方文旅智能體一樣,每一個地方文旅的定制Agent,都帶來高度在地性的真實效率。在供給側形成超越現(xiàn)場的能力,目標用戶就不再是傳統(tǒng)的旅游客群,是那些更愿意因此停留的人們,文旅的復興也許正基于此。新氧青春診所,表面看起來是醫(yī)美的大勢所趨,但模式的關鍵點都指向傳統(tǒng)醫(yī)美線下服務被詬病的痛點和爭議。當線上流量的聚合平臺回歸線下,會帶來新的標準化能力與新的透明化交易模型。
今年,以潮玩為代表的的情緒商業(yè)成為了顯學。為什么是潮玩?在新的生活方式周期,潮玩是包含了審美、觀念、情緒出口的人格表達。是延伸,又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一波潮玩的崛起里,暗黑、反叛是重要的審美關鍵詞,不管是自由勇敢的小野孩WAKUKU,還是又梨一個人的婚禮背后獨立勇敢的陪伴,當然還有即便不完美也有獨特可愛的SIINONO。不一樣才能夠重新定義什么是不完美的自己,什么是特立獨行的自我,什么是我想成為的我。潮玩是情緒的鏡像,所以需要?100個IP覆蓋100種孤獨,每?個IP都要回應?類?的情緒需求,只有最小單位的共情才有意義。
這三個IP都出自熠起文化,我和熠起文化創(chuàng)始人戰(zhàn)繪宇先生交流的時候,他說,打造IP不是玄學,而是一場持久戰(zhàn)。今天我們要在這里發(fā)布熠起文化的新廠牌:Letsvan奇夢島。這些IP就是島上的原住民。我們把奇夢島定義為真實情緒的生活場,因為它并非虛構,IP宇宙就是你的人格宇宙,是可以共建的平行世界,也正是我們的真實生活。不需要定義規(guī)則,因為這就是你的生活場,是你的自由地。同時在商業(yè)層面,Letsvan奇夢島定位為用IP連接設計師、藝術家和用戶的平臺,熠起文化從潮玩IP孵化公司,正式升級成一個助力全球潮流與藝術IP的創(chuàng)意平臺。
03 空間向內,內容開源
現(xiàn)在我們身處79罐,新物種爆炸大會連續(xù)9年都在這里舉辦。而新物種又是如何完成超越現(xiàn)場的敘事,我想分享過去一年,場景實驗室完成的一個有意義的項目,與海寧文旅,在志摩故里所在的干河街,共同打造的新物種空間XSpecies Here。Here也是我們的空間方法,一個遵循生長模式而非生產模式的文化消費綜合體。生長,是扎根土壤,更要融入生態(tài),所以我們定義它是一個根植在地、開放連接的文化消費綜合體。
如同朱光潛先生的此身、此時、此地,用Here重述此地也蘊含著三重方法。
here是這里,被我們定義為新物種的品牌,以深入在地的方式入駐,在這里完成在地原創(chuàng)?;◤N的花廚CAFé·詩光里,是實踐輕盈主義的CAFé新業(yè)態(tài),也是獨屬于志摩故里的意義場詩光里;九木雜物社,帶來首家與城市文旅深度共創(chuàng)的新店模型,也把對海寧城市日常的理解,組合為一個個具體的消費場景。
here是此時,承載海寧歷史與海寧人生活記憶的老字號,重新理解此時,保留老味道、表達新觀念。創(chuàng)辦于1870年的鹽官萬昌,有70余年歷史的海巒豆奶,是海寧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都在新物種空間中完成產品研發(fā)、品牌視覺、用戶體驗的系統(tǒng)更新。
here是我們,與深耕城市人文精神的文化品牌,在新物種空間、干河街重構歷史與當下的對話,用在地性、公共性、可參與的原創(chuàng)內容,建立不同人群與海寧的具體聯(lián)系??臻g配套的here美術館,會持續(xù)講述與當下生活、情緒同頻的海寧故事,正在呈現(xiàn)的是更加海寧視角的王國維展《故紙新詞——王國維在海寧》;與為你讀詩發(fā)起的年度IP我有一個愿望——徐志摩青春詩歌會,把詩意生活轉述為一個個可實踐的生活日常;還在籌備中的三聯(lián)人文城市與海寧的共建,圍繞如詩如潮的海寧城市人文精神,展開市民生活的新風貌。空間向內,內容開源,敘事自然發(fā)生。
但不只如此,我們對新物種空間商業(yè)模式的更完整想象是空間網絡的生態(tài)IP。它是以新物種為IP,聚合空間內全業(yè)態(tài)的運營協(xié)同;更是以新物種空間為IP,深入不同城市土壤,讓IP可復制、運營在地化的空間網絡。
曼谷ONE BANGKOK、東京代代木公園BE STAGE、首爾現(xiàn)代百貨、成都麓湖 CPI、廣州正佳廣場,這些我們觀察到的全球空間商業(yè)案例,同樣都在實踐IP化的連接讓此地的價值真正流動,這也是城市有機更新的可持續(xù)運營方法。
04 IP為IP賦能
中廣國際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生態(tài)園區(qū)案例。它不再依賴傳統(tǒng)的租賃模式、稅收模式或招商方法,而是選擇了整體賦能、效率提升以及打造統(tǒng)一IP的戰(zhàn)略路徑。例如,中廣國際的高管團隊親自為入駐品牌三只小山羊代言,甚至在園區(qū)自身的宣傳投放中,也大量使用入駐品牌的素材。
園區(qū)入駐品牌無論是三只小山羊、耶而廣告還是找鋼網等,它們都不僅是獨立品牌個體,也成為中廣國際整體IP的有效組成。這種服務解決方案被總結為三級火箭:中廣國際一方面賦能這些園區(qū)內品牌,另一方面幫助它們提升效率,甚至提供廣告投放、流量導入和品牌曝光支持。當園區(qū)和品牌作為統(tǒng)一IP整體亮相,其意義絕非簡單的模式創(chuàng)新。
另一個生態(tài)創(chuàng)新典型是鴻蒙智行。它不造車,而是輸出操作系統(tǒng),以統(tǒng)一標準建立共識協(xié)議,從而實現(xiàn)移動智能空間的產業(yè)加速。所有界系列品牌,都能在其OS 、標準和架構體系的進化中,作為整體IP獲得賦能和效率提升。
HERE,不是此地的演繹,而是彼刻的意義,數(shù)字浸潤,場景孿生。飛地會越來越多,從空間、移動出行,到越來越多的IP重制,超越現(xiàn)場的敘事力是AI時代重要的競爭力。
01 與用戶共建獨特性聯(lián)盟
進入第四個篇章,EGO。到底應該堅持還是摒棄?答案是堅持你的獨特性,但同時也要有共識,讓更多的我在一起連接,也讓更多的我形成群體智慧,否則又何以涌現(xiàn)。
這個篇章里,第一個案例是毛戈平。調研時最打動我的是創(chuàng)始人毛戈平先生——并不是他與劉曉慶合作的那些現(xiàn)象級妝造,而是他反復表達和堅持的一個觀念:每個人都是美的。可能你會覺得這句話很不客觀,但毛戈平講出這句話之所以權威,是因為他的光影美學理念,在明暗進退之間,能夠讓大家抵達自我之美。品牌真正關注每一個具體的人,而不是模板化的群體。東方人更適合怎樣的妝容?是一種造境的手法,造一個意境、一個氛圍。毛戈平對于東方美學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包括氣蘊東方的一次次系列發(fā)布,包括為巴黎奧運會中國花樣游泳隊定制妝容,讓每一個美美與共都各美其美。
與毛戈平產品的研發(fā)平行的另外一條線是毛戈平的美妝教育。我看到有人說,毛戈平品牌的護城河是毛戈平形象設計藝術學校的美妝教育背景、是它非標化的門店服務,毛戈平的專柜成為了大家的化妝間。毛戈平長出了一條獨特的生命線,并不是營銷側的創(chuàng)新,而是在于相信東方美學的長期價值。不服務于流行的底氣來自于品牌對自身美學思考的自信和堅持,這是一種美學價值的長期建設與深耕,使品牌的生命力可以跨越每個風格周期、跨越地域的不同,也因此成為了占據中國高端美妝獨特生態(tài)位的新物種。正如馬爾克斯所說:理解是靈魂的共鳴,而非表面的贊同。對人的共通性的理解、對美的渴望的理解。
02 AI周期的新平衡主義
談到養(yǎng)固健,同樣令人感受到獨特的品牌方法。在中華養(yǎng)生可實踐方案的長期堅持中,其一面以中草藥科技為代表,調養(yǎng)根本平衡身體環(huán)境;一面以中華養(yǎng)生顧問為代表,長期陪伴平衡生活系統(tǒng)。三調養(yǎng)+四合理的日常敘事,何嘗不是實踐可持續(xù)的平衡生活方式,何嘗不是在以價值共識穿越周期。
越是在技術飛躍的今天,人們越重視身體健康,越重視身心平衡。所以養(yǎng)固健基于中華養(yǎng)生文化提出的新平衡主義,我并不認為這是簡單的品牌口號,這就是AI周期的時代命題,是AI周期的健康生活方法論。
很認同養(yǎng)固健的新平衡主義,原因在于我們實在是失衡日久,以平衡之樹重新審視日常生活的焦慮茫然,每個人的路要靠自己的新平衡走出來。記得在參加2025養(yǎng)固健 新平衡之約·國風盛典時,體操奧運冠軍劉璇說把握平衡最重要的方法是忘掉它,忘掉站在那個如履薄冰的針尖,用一種不確定性完成確定,用新平衡主義的方法來克服它。
新平衡主義隱含的就是尼采的那句名言,只有在自己的身上才能克服這個時代。養(yǎng)固健的品牌法則,正可以總結為秉承一貫以來思利及人的企業(yè)價值觀,也就是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們大家,實現(xiàn)與用戶共建獨特性聯(lián)盟的漫長堅定穿越。
03 議題品牌:呼應時代頻率
在探尋時代變遷中的品牌建設方法時,一個或許熟悉卻常被忽略其新物種本質的品牌躍然而出。南極人的發(fā)展背后昭示,總有屬于時代的新國貨應運而生。
自1998年創(chuàng)立,走過27載的南極人核心特質在于思考與洞察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脈搏,并選擇與眾不同的成長路徑。2008年,推出南極人共同體商業(yè)模式,構建協(xié)同網絡。2024年,在重新定義國貨真香的浪潮中贏得消費者認同。這并非過往規(guī)劃的簡單延續(xù),而在于精準破譯當下需求的底層密碼,涵蓋生活方式、審美趨勢、極致性價比與服飾美學。
南極人的獨特競爭力在于系統(tǒng)性中國方案的思考深度,驅動深度整合全球品質供應鏈資源。其目標清晰而堅定:打造國民生活新基本款。這不是簡單的大牌平替邏輯,正如創(chuàng)始人張玉祥先生所強調,耗時一年有余精心研發(fā)一款大衣,意義絕非價格層面的平替,而是審美新價值的創(chuàng)造。這是在品質維度承載著更深層內涵,成為當代人生活情緒出口,堪稱質價比理念典范,更是將時代密碼轉化為國民日常解決方案的生動注腳。
每個品牌都正在成為議題品牌,關鍵在于你設定了何種議程。知名主持人李靜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倡導直面自我;798文科在新的周期深耕稟賦讓創(chuàng)造力生長,其自營的798CUBE就是典型代表;以及山下有松背后傳達的品牌克制設計理念……議題品牌本質上就是時代情緒的共振和代言。
04 以我致敬我
關于EGO的探討至此,我想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需要深入。面對技術革命的滾滾向前和人機共生的未來,我們應該秉持何種價值共識,理解個人存在的意義和品牌戰(zhàn)略的底色。
榮耀,這一年對于榮耀的戰(zhàn)略思考,給了我極大的啟發(fā)。既有深入時代議題本質的宏大敘事,也有探索產品極限的具體而微。在我的理解,榮耀的EGO是AI原生生態(tài)品牌與AI原生生活方式融合。榮耀生而AI,并以此為基因構建起技術——產品——產業(yè)——觀念為內生系統(tǒng)的生態(tài)品牌,而它想回答的終極問題,是技術如何拓展人的生命意義,共創(chuàng)AI原生生活方式,這是技術增強的人生,也是意義回歸的人生。
榮耀給出了四個描述,讓我印象深刻一毫米、一步不退 、一小時、一輩子。一毫米、一步不退,是榮耀對于產品研發(fā)的極致表達,將機身變薄一毫米的極限、讓性能滿血的一步不退;一小時、一輩子是榮耀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它實現(xiàn)的是每天多出一小時的生命尺度、一輩子陪伴的技術溫度。
以品牌極致追求叩問個體生命意義,我們看到榮耀科技人文觀是投射在洞穴上的光,也是遙望更遠未來的野望。我用共情終端、共益生態(tài)、共進人機文明來理解榮耀的戰(zhàn)略路線圖。
共情終端是AI終端的新范式,從理解需求邁向主動共情;共益生態(tài)是物理AI時代的產業(yè)新范式,從產業(yè)協(xié)同邁向價值普惠;共進人機文明是理解,AGI終極意義不在于創(chuàng)造更強大的機器,而在于開啟「更完整的人類,共進的目標是成就人的自由意志。
別說世事艱難,那是因為你沒有EGO。別說穿越周期九死一生,那是因為你不相信你能夠走多遠。堅持自我,與用戶共建我的聯(lián)盟,沒有什么比這樣獨特性更加堅不可破。
總結EGO這一篇章:我的共識,不是觀念的獨白,而是意義的聯(lián)盟。你要開發(fā),你要共建,你要共生,你需要的是,以我致敬我。
AI時代的場景革命,我們用4個意義坐標建立新物種的進化方法。來到新物種預測的版塊,如安·蘭德所說,一種哲學只有在被人們需要時,才是最好的。我更希望以直面哲學生活方式周期的視角展開,看見生活的意義系統(tǒng)將會如何重構,我們又應該信仰什么,來建立每一個具體日常。
存在主義商業(yè)
為生命思考賦予生活行動方案
存在主義商業(yè)并非僅僅是頌缽療愈或戶外旅行,但它確實與我們追求的某種生活在別處息息相關。其流行源于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終極追問渴望,這在AI時代將更加凸顯。它可以表現(xiàn)為鮮花、音樂、藝術、徒步、親子時光或寵物陪伴——人的所有內在聯(lián)系與外在關系,都值得被解決方案認真對待。
不久前,我在北京拜訪了歸叢的告別事務所(三里屯店)。我們都讀過《最好的告別》。與其說歸去來兮,不如說人都需要一次人之為人的終極面對,一次向死而生的思考。例如,離場景實驗室不遠的暫停實驗室,不少同事參與過其活動,反饋每次暫停都讓生活仿佛短暫脫軌:不僅暫時抽離了原有軌道,更重要的是意識到可以換個視角看待當下的生活、學習與工作。
多元終端重置社交
個體元宇宙自定義
這一預測關乎社交形態(tài)的重構。AI時代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在保留個體獨特性的同時,讓更多如I人也能擁有舒適高效的社交網絡?如何利用AR、VR乃至各類智能硬件,構建出邏輯自洽的個人元宇宙?審視諸如Rokid Glasses、XREAL等智能眼鏡、AI手機乃至機器人,你會發(fā)現(xiàn)隨著它們無處不在且能自由切換場景,人們生活意義的載體與時間分配方式正發(fā)生深刻變化。
無庫存貨架
商品流媒體與3D打印
貨架不再陳列商品,而是陳列創(chuàng)造力。用戶購買的并非商品本身,而是將其轉化為定義商品的數(shù)字權利。Amazon Bedrock生成式AI模型貨架,展示的是AI模型即服務到商品即信息流的范式遷移,這一邏輯將逐步重構無法陳列于傳統(tǒng)貨架的高附加值服務。生物墨水,可3D打印出功能性人類胰島,是將生產定義為需求的最后一次點擊,每個角落都成為云工廠的終端,小到一顆螺絲,大到人類胰島所代表的生命物資。
超現(xiàn)場
永不落幕的碳硅融合演唱會
永不落幕的連接,表現(xiàn)在高度高度碳硅融合的演唱會。所以我們看到aespa演唱會首先出場的是數(shù)字人,然后才是aespa四個成員。為什么開封萬歲山有那么多比命還長的節(jié)目單?是因為超越了碳基的思考周期和承受的能力,但是又是以碳基的方式完成一次又一次硅基的呈現(xiàn)。包括在EDC電音節(jié)上的AI項鏈,碰一碰迅速完成社交閉環(huán)。當然,我們不僅僅是在說演唱會、音樂節(jié),AI時代的生活景觀和意義現(xiàn)場都將出現(xiàn)更多的碳硅融合敘事。
內容分發(fā)新介質
空間智能與腦機接口
當空間與大腦共同成為內容的操作系統(tǒng),信息分發(fā)將徹底走向無媒介化,知識、藝術與情感得以以最本真的形態(tài)流動。如騰訊開源3D世界模型,提供的是虛擬與現(xiàn)實交互范式的技術協(xié)同,為環(huán)境即界面的分發(fā)介質奠定基礎。今年上線的《黑鏡》第七季中《夢幻酒店》備受好評,也仿佛是對這個預測的完整敘事,當內容分發(fā)突破物理介質,與人類意識直接耦合,人們將會更愿意為提供存在感的內容體驗支付溢價。
空間商業(yè)的新知識時代
在地知識圖譜、體驗數(shù)據集、氛圍訂閱
當商業(yè)空間成為AI終端,它需從傳統(tǒng)的流量場進化為先進的認知場。新的游戲規(guī)則首先取決于自我認知,其次才是AI能力??臻g商業(yè)創(chuàng)新正迎來新知識時代,其認知模型的結構化變革應以超預期理解為導向?;诔墒旖涷炁c方法,企業(yè)既要經得住消費者高密度的詢問,更要讓消費者理解潛在體驗價值,掌握更全面的認知細節(jié)。
借助AI的結構化與關聯(lián)化能力,物理空間、人文活動、歷史脈絡應融合為可計算的地域知識網絡,賦能本地資源,匹配社區(qū)服務??臻g的開源不僅是物理邊界的溶解,更要成為持續(xù)刷新體驗的數(shù)據集散中心,能即時調取方案,匹配個性化的氛圍訂閱需求。例如Netflix House所展現(xiàn)的虛實融合體驗,以及阿那亞長期基于用戶理解構建的地域社區(qū)氛圍訂閱,都是其中體現(xiàn)。
算法休假的AI倫理
無AI的必要性
當人機成為一種新慣性,你不得不承認攜程客服的一鍵轉人工,在AI時代顯得那么友好。智能客服作為主旋律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人感,需要表達情境的復雜性和需求的特定性能被有效接收。AI應該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非被綁架。關于養(yǎng)老經濟,我們需要的是在直播的過程中隱私能夠被保護,即便我們備受摧殘的容顏和垂垂欲朽的肉體似乎已經不值一提,但是我們依然應該有人之為人的驕傲,這份尊嚴是誰在賦予?技術應該向善,AI應該向善。
終于到了最后。又一次談論場景革命,這個詞已并不新鮮,十年前為移動互聯(lián)商業(yè)變革所著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但詞是舊的,意義才是新的。十年前的場景革命,是連接與效率的重構;而此刻的AI場景革命,正更深層地重塑商業(yè)的底層邏輯與個體存在的意義本身。不僅優(yōu)化路徑,更在悄然定義何為價值,何為生活,何為具體生活。
我們并非走向絕然冰冷的未知。哲學生活方式周期的開啟,核心不是玄奧理論的推演,而是回歸人之為人的溫度抉擇和價值依歸。無論技術奔涌,內心那份一如既往的激情和一往無前的浪漫,始終是自我的燈塔,所謂吾心光明。
這讓我想起柏瑞爾·馬卡姆在《夜航西飛》中的勇氣與詩意。擁抱這個被AI深刻定義的時代,需要的正是此般心境:它說風力合適,夜色美麗,所有的要求力所能及。這是第一章飛機對她的低語,我同樣喜歡第十一章開篇的一段話,過去的歲月看來安全無害,能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中,叫人看來膽怯。但當你踏足其中,就會云開霧散。
帶上這份明亮的樂觀,如夜航者信任風與星辰,我們一定可以進入正在云開霧散的新坐標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