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晚,第61屆亞太影展在馬來西亞云頂高原落下帷幕。此次盛會不僅延續(xù)了亞太影展深厚的藝術傳統,更憑借豐富的活動和獨具特色的頒獎典禮,重塑了電影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聯結。
本屆影展吸引了眾多國際電影人齊聚一堂,最佳電影由泰國影片《姥姥的外孫》(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摘得。影片憑借細膩而感人的敘事,深刻描繪了家庭關系和個體成長的復雜情感,成為本屆電影節(jié)的最大贏家之一。導演Thodsapon Thiptinnakorn和編劇PatBoonnitipat聯手打造了一部充滿溫度的作品,通過樸實而真摯的鏡頭語言,展現了跨代溝通的溫暖力量。
中國香港導演陳茂賢憑借電影《破·地獄》榮獲最佳導演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和極具張力的敘事方式,將傳統民俗與現代驚悚元素融為一體,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陳茂賢的導演功力讓影片在節(jié)奏控制、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上均達到令人驚嘆的高度,他也成為香港電影界的又一耀眼人物。
在演員獎項中,泰國新生代演員馬群耀(Putthipong Assaratanakul)憑《姥姥的外孫》榮獲最佳男主角,他在《姥姥的外孫》中細膩演繹了一個青年在家庭與自我之間尋找平衡的復雜心路;而中國香港演員衛(wèi)詩雅則憑借在《破·地獄》中對女性堅韌力量的生動詮釋,摘得最佳女主角桂冠。
此外,馬來西亞演員呂楊以在《雨城》中富有層次感的表演獲得最佳男配角獎;Azira Shafinaz則因《Indera》中對角色細膩情感的自然流露,榮膺最佳女配角。兩人通過對角色深入的理解,為觀眾呈現了極具張力的表演。
技術類獎項方面,本屆影展涌現出眾多技藝非凡的佳作。香港影片《破·地獄》斬獲最佳電影剪接和最佳美術指導兩項大獎。張叔平與彭正熙的剪輯在影片中創(chuàng)造了強烈的敘事張力,姚漢文則通過視覺設計讓影片呈現出極具想象力的空間感。
印度影片《Padatik》獲得了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和最佳化妝與服裝設計。作曲家Indraadip Dasgupta用音樂深刻地刻畫了影片的情感脈絡,而設計師Somnath Kundu和Sabarni Das則以極致的細節(jié)還原了影片所需的文化背景,成功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
中國臺灣影片《疫起》憑借扎實的制作水準,一舉奪得最佳音效與最佳視覺特效。音效團隊(簡豐書、孫思媛和湯湘竹)通過精準的聲音塑造,將觀眾帶入疫情背景下的現實氛圍;嚴振欽的視覺特效則為影片增添了震撼的科技感,展現了中國臺灣電影在視聽技術上的突破。
菲律賓影片《BlueRoom》憑借令人目不轉睛的動作場面獲得最佳動作設計;印尼電影《Woman From RoteIsland》通過Joseph Christoforus Fofid的卓越攝影技術,奪得了最佳攝影。
而《姥姥的外孫》的編劇團隊Thodsapon Thiptinnakorn與Pat Boonnitipat則憑借其飽含情感與深意的敘事創(chuàng)作,榮獲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評審團特別獎授予了馬來西亞的《Emp4t》和越南的《Side-Seeing TheMovie》。兩部影片以大膽的創(chuàng)意與先鋒的視聽語言脫穎而出,展示了亞太地區(qū)電影人探索邊界、突破傳統的努力。
洪金寶以其輝煌的電影生涯與對亞太電影的杰出貢獻,榮獲本屆影展的終身成就獎。無論是作為演員、導演還是動作指導,他的每一次嘗試都推動了亞太電影的發(fā)展。他的獲獎致辭中感慨地說道:“電影是我的人生,也是我的語言。”
而黃百鳴則憑借其在電影制片、編劇與文化推廣中的卓越成就,獲得亞太杰出電影人榮譽大獎,以表彰其在推動亞太電影產業(yè)發(fā)展上的杰出貢獻。
在新興的電影形式領域,本屆影展同樣亮點紛呈。中國作品《臥龍鳳雛》榮獲最佳新媒體獎,其創(chuàng)新的敘事結構與技術呈現,展示了新媒體在影像表達上的獨特優(yōu)勢。而馬來西亞短片《寂寞之琴》(TheLonelyPiano)憑借其對孤獨主題的深刻探討,榮膺最佳短視頻獎,彰顯了短片創(chuàng)作的藝術高度與人文關懷。
第59屆亞太影展
第60屆亞太影展
“亞太影展”由華語電影開路先鋒邵逸夫與日本電影教父永田雅一于1953年共同創(chuàng)辦,至今已有71年歷史。作為亞洲太平洋電影制片人聯盟的年度盛事,它是亞太地區(qū)唯一的權威性國際影展。影展的舉辦地由聯盟成員城市輪流擔任,涵蓋2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亞太影展不僅促進民間外交,還在文化、藝術、教育、觀光以及經貿交流等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堪稱亞太地區(qū)歷史悠久且影響力深遠的電影藝術交流平臺,同時也是培養(yǎng)電影人才的重要公益性盛會。
作者了解到,第59屆和第60屆亞太影展均由深圳大視界集團在中國澳門成功舉辦。本次第61屆影展選擇馬來西亞吉隆坡,不僅展現了濃郁的東南亞風情,也彰顯了東盟各國電影人的熱情與參與度。據亞太電影制片人聯盟秘書長Pansha介紹,以本屆影展頒獎禮為契機,未來還將陸續(xù)開展一系列與影展相關的重要活動。
大視界國際文化產業(yè)集團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一家承辦國際性電影節(jié)/展的民營影視文化企業(yè),也是唯一一家致力于動作影視全產業(yè)鏈服務的專業(yè)機構,是“一帶一路”國際城市影視聯盟、大灣區(qū)新媒體電影制作聯盟等組織的主要發(fā)起及總執(zhí)行單位之一;公司自有近 50000 平米大型市級文化產業(yè)園區(qū)及超過 8000 畝影視外景運營基地,為促進我國影視文化行業(yè)產業(yè)化、工業(yè)化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業(yè)內譽為“時代急先鋒”。團隊成員參與了《臥虎藏龍》、《李小龍傳奇》、《血戰(zhàn)鋼鋸嶺》、《武林外史》、《霍元甲》等近百部影視劇投資或創(chuàng)作,策劃承辦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上千場。近年來,公司對獨有核心資源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對制片精算、數字藝人、完片擔保等專業(yè)細分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計劃 5 年內打造成我國最大的動作影視協拍共享服務平臺,為全球同行提供全產業(yè)鏈服務,占領行業(yè)制高點。
亞洲太平洋電影制片人聯盟理事會選舉深圳大視界集團負責人吳嘯為聯盟駐粵港澳大灣區(qū)唯一合法理事。深圳大視界文化產業(yè)集團此前已于2020年1月8日和2023年12月2日在中國澳門成功舉辦了第59屆和第60屆亞太影展,廣受業(yè)內關注。第61屆及未來持續(xù)舉辦的亞太影展配套活動之“亞太國際電影節(jié)”等重要項目均交由深圳大視界國際文化產業(yè)投資控股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qū)及其他授權指定區(qū)域主辦。
本屆亞太影展再次證明,亞太電影不僅是娛樂的載體,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始終孕育著電影的無限可能性。2025年春季,我們將繼續(xù)在中國澳門亞太國際電影節(jié)上見證亞太電影的光輝歷程,共同書寫這場電影藝術的時代篇章。(鐘凱)
附:完整得獎名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