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江門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江門市第一例帕金森病腦起搏器(DBS)植入術,幫助一名肢體僵直25年的帕友重獲新生。 作為神經外科神經調控領域的明珠——DBS手術,它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江門市帕金森病外科治療領域的空白,標志著江門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學科能力已步入國內領先行列,這對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方案有了新的選擇。
01 劉爺爺的看病之路
68歲的劉爺爺在25年前就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剛開始表現為四肢肌肉僵直,雙手系扣子欠靈活,雙手靜止時有輕微抖動,走路時速度減慢且雙手無擺動,先后在國內多家大醫(yī)院就診均診斷為帕金森病 ,服用“金剛烷胺”和“美多巴”聯合治療。
但在近幾年藥效明顯減弱,坐立、行走都困難,走路時有慌張步態(tài),容易跌倒且不容易停住,四肢肌張力增高,關節(jié)舒展像折刀樣,穿衣服、睡覺翻身很困難,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服用3次藥,但每次服藥最多能控制2—3小時,即使加大了藥量也還是如此。
當劉爺爺一籌莫展的時候,劉爺爺的兒子聽聞江門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董家軍博士團隊最近掌握了新技術——帕金森病腦起搏器(DBS)植入術 ,可以極大地緩解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癥狀,慕名來到董家軍副主任的門診,希望神經外科團隊能施展DBS手術,給予其新的生活。董家軍副主任在詳細了解劉爺爺的病情和治療經過后,問及為何能下定決心進行手術治療,劉爺爺表示“20多年的病痛折磨,逐漸失去對身體控制的感覺真的‘生不如死’,我希望通過手術‘重奪’身體的控制權?!? 感受到劉爺爺一家人深深的信任和期待,董家軍副主任將劉爺爺收入院,并安排功能神經外科亞專業(yè)組的張文光醫(yī)生全程負責跟進。
張文光醫(yī)生在神經外科專攻藥物難治性帕金森病的術前評估和手術治療,他向劉爺爺及其家屬介紹DBS手術:“隨著時間的推移,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的藥物種類和劑量逐漸增加,而臨床緩解的時間越來越短。DBS手術可以較大地改善患者的運動癥狀,對非運動癥狀也有一定的效果,是藥物治療很好的補充手段。 作為神經外科的微創(chuàng)手術,DBS手術與傳統(tǒng)開顱手術不同,它的手術過程是將兩根電極精確微創(chuàng)地植入到帕金森病相關腦區(qū),同時將一個類似起搏器的脈沖發(fā)生器植入到鎖骨下胸前區(qū),手術不會造成顱骨完整性的破壞,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可逆等優(yōu)勢, 已經成為帕金森病的外科首選治療方式,其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實踐的證實?!睆堘t(yī)生的一番話猶如打了一支強心針,劉爺爺一家人對DBS手術充滿信心,積極配合后續(xù)的各項評估工作。
神經外科主任伍益、神經內科主任鐘建新統(tǒng)籌指導,組織全院多學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yī)學超聲科、電生理科、麻醉科、手術室、醫(yī)務科等多科室進行MDT討論,神經內科團隊完成了詳細精準的術前檢查及評估,神經外科團隊部署制定出周密的手術方案“雙側丘腦底核DBS植入術” 及應急預案,并通過核磁共振、雙源CT對數據融合匹配進行測試,完成了繁雜的術前數據融合及充分的手術準備。
2023年2月28日,DBS手術如期進行,在麻醉科伍淑韞主任醫(yī)師的專業(yè)護航下,神經外科伍益主任、董家軍副主任、欒中欽和張文光醫(yī)生團隊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劉金龍主任通力合作,順利將腦起搏器植入劉爺爺體內。
02 還原手術全過程
為了進一步消除患者心中對于“腦部做手術”的“過于擔憂”,下面簡單為大家講解一下手術過程,以便更為直觀地了解該項技術。
1、安裝立體定向頭架
劉爺爺連同立體定向頭架做頭部薄層CT掃描,與術前MR的融合下,我們能確定手術所需要的神經核團,然后算出手術所需要的頭架三維坐標。此過程采用局部麻醉,劉爺爺除感到輕度的受壓感外,并沒有其他不適。
2、精確定位,制定手術方案
通過CT和磁共振(MRI)、DTI獲取劉爺爺大腦結構數據后,應用基于圖像融合技術的計算機導航定向手術計劃系統(tǒng),規(guī)劃手術路徑,計算出需要獲得植入電極部位的定位數據(靶點),從而引導手術團隊進行接下來的手術。
計算機輔助立體定向計劃系統(tǒng)
靶點確定
3、局麻下鉆孔,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
完成定位后進入手術室,劉爺爺在完全清醒的狀態(tài)(局部麻醉)下接受手術:在頭頂部位鉆孔(雙側手術要鉆兩個孔),通過這個孔插入電生理記錄或刺激系統(tǒng),目的是要驗證手術靶點的準確性。
術前設計頭皮切口
用C臂機輔助定位靶點
安裝電生理推進器
4、植入電極,效果測試
神經外科團隊根據術前計劃所確定的靶點,將電極放進相應位置,植入電極后進行初步的測試。
植入電極
由于采取局麻手術,劉爺爺神志清楚,通過臨時電流刺激,神經內科劉華釗副主任醫(yī)師和神經外科??剖中g護士吳許芳副主任護師在臺下詢問劉爺爺的改善效果并讓他做簡單的動作 :“劉爺爺你把手動一動,胳膊抬一抬……”。僅僅幾秒鐘,劉爺爺頓時感覺到肢體靈活了,腿在床上蹬起來特別有勁,震顫也消失了,他激動地說:“太神奇了,感覺回到了25年前正常的狀態(tài)了!”
5、植入整套腦起搏器系統(tǒng)
效果明確以后,手術團隊順利為劉爺爺進行了全麻并完整植入腦起搏器。術后復查頭顱CT確定電極置入與計劃靶點位置一致,手術獲得圓滿成功。
在神經外科胡惠賢護士長、方艷雅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精心照料下,劉爺爺術后1周便順利出院。
6、開機之日
時隔一個月,劉爺爺如約前來“開機”。開機過程中,神經內科梁彥珊副主任醫(yī)師用手中的遙控器開啟劉爺爺皮下的腦起搏器,然后逐項調控相關參數,根據劉爺爺的表現調整至最優(yōu)數值組合。隨后劉爺爺嘗試著做張開手臂、活動手指、走路、寫字等動作,都能順利完成。
劉爺爺激動地說:“我感覺特別輕松,活動自如,好像回到了年輕時期!”劉爺爺家人看到他的帕金森癥狀得到很大的緩解,也激動不已。
神經外科主任伍益表示,此次首例帕金森病腦起搏器(DBS)植入術的順利開展,運用到高清3.0T核磁3D成像技術、64排CT薄層掃描及圖像融合技術、MDT協(xié)作診療模式,以病人為中心,針對特定的疾病,以多學科團隊為依托,制訂規(guī)范化、個體化、連續(xù)性的綜合治療方案,最終獲得了最佳療效。DBS手術除了能夠治療帕金森病外,還可以應用于特發(fā)性震顫、肌張力障礙、強迫癥、抽動癥、扭轉痙攣等疾病,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震顫、僵硬及運動遲緩等癥狀。
另外,廣東省從2021年8月份開始將DBS納入到醫(yī)保,能夠覆蓋相當一部分的基本費用,對于患者來說是個重大福音。
03 科普知識
一、什么是DBS手術?
腦深部電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運用脈沖發(fā)生器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核,糾正異常的大腦電環(huán)路,從而減輕這些神經功能障礙、減少藥物治療劑量。主要用于以帕金森病為代表的運動障礙性疾病,改善肌張力障礙,可明顯緩解癥狀,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二、哪些病人適合做DBS?
在最新版DBS治療帕金森病的共識中提到,病程5年以上的原發(fā)性帕金森患者可以考慮DBS手術,以震顫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可放寬至3年。
手術并不是越早越好,一是因為早期藥物療效很好的時候沒有必要做手術;另外早期很多問題還沒顯現出來,容易誤診。因此H-Y分期在2-4.5期的患者比較適合進行DBS手術。 是否適合DBS手術,要通過嚴格的術前評估確認,需到具有資質醫(yī)院由??漆t(yī)生根據患者癥狀、病程、年齡以及相關檢查,判斷患者是否具備手術指征。
三、DBS手術可以改善哪些癥狀?
1.能夠明顯提高運動功能,顯著改善僵直、震顫、動作遲緩的癥狀;
2.明顯降低由藥物引起的并發(fā)癥;
3.延長帕金森藥物“開”期4到5個小時,明顯減少“開”期異動癥;
4.患者每日抗帕金森病藥物服用劑量明顯減少,部分患者甚至可停藥;
5.明顯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
6.部分改善言語及書寫障礙。
四、DBS手術能維持多久?
循證醫(yī)學證據表明,DBS手術的作用至少有15年,甚至更長。DBS手術作為藥物治療帕金森病的補充手段,在藥物蜜月期過后,以及出現運動并發(fā)癥時,通過手術加藥物治療,會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本文關鍵字:腦起搏器、帕金森病、江門市中心醫(yī)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