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錢理群曾說:“當一個人沒有理想、信仰,沒有目標的時候,他唯一的驅動就是利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失敗”。前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暢銷全美的《優(yōu)秀的綿羊》一書中也指出,藤校的學生大都聰明,有天分,但是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學校默認了社會的價值取向:物質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嚴和幸?!?。
價值觀的嚴重同質化似乎成了世界性的難題,太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在本該追逐理想的年紀,卻深陷名韁利鎖的泥沼。教育或許并不能以它的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總還有一些教育者,在滿地的六便士里,仍不忘帶孩子們抬頭看看月亮——
“We all belong to something bigger than ourselves(我們都屬于比自我更大的東西)”,這是上周末的國際化教育展上,威雅學校總督學保羅·希爾福德博士談及Community(社區(qū)建設)時所說的。這不由地讓人想起南京威雅教學樓的走廊上,學生們如上的海報和詩歌作品。雖只是十二、三歲的少年,關注和表達的卻是諸如氣候變化、性別平等、世界貧窮、公平貿易等全球性問題,高遠的視野、博大的情懷讓人驚喜。
孩子們在一間小小的教室里也能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要得益于南京威雅自小學一年級即開設的必修課程,Understanding the World(理解世界)。這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孩子們是如何探究如此宏大的議題的?他們從中收獲了怎樣的成長?南京威雅社會科學部主任尹士琪為我們講述了她帶孩子們一起理解世界的故事。
尹士琪 南京威雅社會科學部主任
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教育學碩士,12年美國和澳洲中學教學經驗,除了課堂教學外,工作內容還涉及課外活動、寄宿學院、學生關顧等多個方面,擁有澳洲教師資格證,也曾在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哈佛大學教授中文。工作之余熱愛瑜伽和戶外運動,女兒就讀于南京威雅幼兒園。
體驗式學習激發(fā)探究欲EXPERIENTIAL LEARNING
每每開啟一個新單元時,士琪課前并不會向孩子們透露學習內容,而總是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游戲,將孩子們帶入話題中來。
比如在公平貿易的第一節(jié)課上,孩子們被分為四個小組,分別代表四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可以用來“出口”和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物資,數(shù)量和種類各不相同,包括黃金、石油、天然氣、香蕉、大米、可可豆、棉花等。他們可以通過交換“出口”物資卡,想辦法換到本國需要“進口”的物資,每成功“進口”五張物資卡,就能在“銀行”(士琪)兌換5個積分,一節(jié)課下來,積分最高的“國家”獲勝。
“其實我給四個小組的物資是不均衡的,有些是發(fā)達國家,有些是發(fā)展中國家,但孩子們一開始并不知道。隨著游戲的深入,他們都發(fā)現(xiàn)有些小組似乎總是很難換到自己需要的物資,而另一些小組卻輕而易舉就賺翻了積分。第二節(jié)課我們復盤游戲時,不需要我引導,孩子們就主動提出了資源不平等的情況下,貿易是否公平的問題?!?/p>
就這樣,孩子們的求知欲被激發(fā)了出來,因為他們切身體會了世界貿易中的不平等,委屈和無力感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尋解決的辦法,“公平貿易”的話題應運而生。
士琪欣賞教育家杜威,他的“經驗學習”經過幾代教育學家的發(fā)展,形成了“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完整模型,而這也是士琪非常喜歡的教學方法。它強調讓學習者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老師的作用不再是單方面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視、可聽、可感的媒介為學生做好體驗開始前的準備工作,從而創(chuàng)造出值得學生回憶、留下難忘印象的活動,幫助他們獲得知識和技能。
以生動的體驗引入話題后,士琪通常會再用1-2節(jié)課的時間幫助孩子們掌握相關的中英文詞匯,為之后的討論和表達做好準備。接下來,她要如何帶孩子們深入話題、梳理脈絡、尋求答案呢?
像鍛煉肌肉一樣鍛煉思維CRITICAL THINKING
在上述的公平貿易中,孩子們要分組扮演種植園主、種植園工人、承運商、進口商、零售商五個角色,了解一箱售價30英鎊的香蕉從非洲運送到英國的全過程,并探討每一種角色應得的報酬;他們還會閱讀一首真實的、由種植園工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理解公平貿易運動是如何切實地幫助弱勢生產者的。
在討論“氣候變化”議題時,除了主流的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外,士琪還會向孩子們展示一些不同的觀點,比如有人說氣候變化是人類改變不了的事情,人類經濟還要發(fā)展,我們不如就順其自然等等,讓孩子們對此寫出自己的看法。
視頻、詩歌、游戲、文本……當課程推進到話題討論環(huán)節(jié),士琪會用多形式的學習材料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偏好,而多角度的觀點碰撞,則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能力,它就像肌肉一樣,你需要不斷地去鍛煉,它才會越來越強大。
當代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撲面而來,它需要你形成stepback、后退一步的習慣,不是馬上去接受眼前的信息,而是要觀察它、分析它,想想它的來源是什么?可靠嗎?我還能找到其他的來源去證實或證偽嗎?我有數(shù)據(jù)可以支撐嗎?別人還有哪些觀點嗎?在一系列的獨立思考后,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
當孩子們通過反復練習,把這個過程養(yǎng)成習慣,就建立起了批判性思維。
除了話題討論,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更要依靠課程的下一個階段——寫作,尤其是TEEL寫作。
TEEL Paragraphs
TEEL Paragraphs
Topic:段首第一句話點明主題,即你最想讓讀者知道的信息。
Evidence:用證據(jù)、案例、事實、細節(jié)去支撐你的主題。
Explanation:解釋上述的證據(jù)是如何支撐你的主題觀點的。
Link:段末的最后一句話需要關聯(lián)到下一段,或者回扣本段主題。
“TEEL是一種議論文寫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必須要學會做研究、搜集論據(jù),要明晰自己的論點,思考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這個過程是對話題口頭討論的一種深化,是訓練思維非常有效的方式。”
除了TEEL這樣的思辨性寫作,士琪也會給孩子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日本俳句(Haiku)就是他們?!巴妗钡恼Z言游戲。只要遵從一定的音節(jié)格式,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角度,用三行詩抒發(fā)自己對話題的思考。
為什么在南京威雅,一至十年級的孩子都必修Understanding the World(理解世界)這門課?
在威雅學??偠綄W保羅博士看來,現(xiàn)實世界中的任何一個真實問題往往都是非常龐雜的,牽涉的知識面和能力閾是極其廣闊的,很少能被界定在某一個狹窄的學科范圍內。因此,他把STEAM和Understanding the World(理解世界)視作學校教育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因為它們都具備跨學科教學的特點,可以就同一個話題,分別從科學、工程、數(shù)學等理工科的視角,以及經濟、政治、歷史等人文視角進行研究和探討。
可以說,自工業(yè)革命以來的學科劃分是以篩選合格的“工具人”為導向的教育,跨學科學習本不是什么教育的新潮,只不過回歸了學習本來的模樣,是從學習者的興趣出發(fā)的、真正人性化的教育。
南京威雅的理解世界,參考劍橋全球視野課程大綱,結合聯(lián)合國17項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除了批判性思維、研究和協(xié)作等可遷移技能的培養(yǎng),更旨在讓孩子們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與自我之間的關系、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在此基礎上思考,作為世界公民,自己有著什么樣的責任和義務,能夠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在全球化浪潮因疫情和局部沖突而日益趨向保守的今天,這樣的課程似乎更顯珍貴。
“我希望這門課能夠讓孩子們在個人發(fā)展上有所啟發(fā),不是說上這門課就是為了學英文、就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素養(yǎng),而是說在十年級學完之后,我真的找到了我的熱情所在,我真的覺得比如氣候變化或者女權主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愿意在之后的人生里為之奮斗,”士琪說:“我希望自己的課能對孩子們有所鼓舞”。
王爾德說
我們生在溝渠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理解世界
是我們想給孩子打開的那扇看星星的窗
【關于南京威雅學校】
南京威雅實驗學校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享有紫東地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底蘊深厚的文化資源。學校于2021年9月正式開學,為3至18歲適齡學生提供高品質教育和寄宿選擇。
在建校設計之初,南京威雅學校便將全人教育的理念融合進了校區(qū)的每一個角落,確保學校各項硬件設施到位,以滿足學生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令學生不僅可發(fā)展優(yōu)秀學術能力,還能全方位發(fā)展道德品質、藝術素養(yǎng)和運動潛能,成為真正意義上卓越的世界公民。
南京威雅學校
2022年12月3日、12月17日校園開放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