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二冶機電公司新天灌云圖河風電場工程位于連云港灌云縣圖河鎮(zhèn)內,施工區(qū)域綿延十幾公里,跨越4個自然行政村。灌云縣整體地質條件屬于“粘、鹽、板、瘦”。19個風機位中,很大一部分屬于淤泥地帶,有的機位緊鄰泥塘、河溝、水稻田,土質含水量大,施工難度大。項目部在進點之初,認真分析工程特點,針對項目施工要跨越南方的冬季、雨季、暑期,梅雨季節(jié)等不同氣候特點以及灌云淤泥地質特點,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推進計劃,風場道路的敷設、升壓站建設等工作都有序地逐步推進。
萬丈高樓平地起,風場道路建設是風電工程成功的基石。在道路敷設施工中,項目部首先遇到的就是淤泥地質的難題。淤泥地質的主要特點是“橡皮土”,地基的承載力較小,易出現地基局部破壞和滑動,剛鋪好的路面,重載車一過,兩邊凹陷、中間鼓起。這樣的道路是不能保證運輸安全的,針對發(fā)現的問題,技術施工人員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因地制宜地采用敷設竹筏網片、竹排連接、三合土填埋等方式進行鋪設,確保了道路施工的正常推進。
風機基礎工程開始施工時,此時當地也恰好進入梅雨時節(jié),陰雨連綿,泥濘不堪的道路更讓已經開挖的風機基坑內積水嚴重,不斷需要人工降水,剛剛抽干積水的基坑,一場大雨就導致員工們一天的辛勤工作功虧一簣。但是大家不氣餒,坑內水滿了就繼續(xù)抽,拼足馬力搶進度,最終如期完成墊層澆筑。基坑鋼筋綁扎階段正值炎炎夏日,地表溫度三十七八度,基坑內密不透風,坑內溫度達到了40度,負責綁鋼筋的作業(yè)人員頭頂著炎炎烈日,早起晚睡,不分晝夜施工,只為把耽誤的工期進度搶回來,確保工程按期履約。
春華秋實,沒有辛苦的付出,就不會結出甜美的碩果。如今的灌云風電項目已經如期并網發(fā)電,回想起這一路的辛酸苦辣,他們戰(zhàn)疫情、搶工期,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斗志,在蘇北大地上奏響一曲屬于風電人的凱歌,為圖河項目留下了完美的句號。(任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uoki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