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7月21日,甘肅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前赴甘肅省會寧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17日下午由社會實踐活動指導老師龍圣錦博士帶領“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全體青年學生志愿者,前往甘肅省會寧縣紅軍長征勝利會師舊址接受紅色革命教育。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向紅軍英烈敬獻花圈、緬懷紅軍革命先烈張岑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聆聽革命故事、緬懷紅軍革命先烈張岑澤攝
首先,社會實踐團全體成員向紀念塔行鞠躬禮并敬獻花圈,共同瞻仰“紅軍英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緬懷革命先烈。緬懷儀式結束后,全體青年學生志愿者進入勝利會師紀念館,參觀紅軍黨員登記表、紅軍刷寫的標語、朱德總司令使用過的拴馬樁、銅壺等歷史文物,接受紅色革命教育的洗禮。最后,社會實踐團全體青年學生志愿者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合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結束,社會實踐團全體成員在會師門前合影,紅色革命教育活動結束。
圖為全體青年學生志愿者一起合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張岑澤攝
圖為甘肅政法大學青年學生志愿者與西北政法大學青年學生志愿者合影張岑澤攝
18日開始,社會實踐團青年學生志愿者兵分兩路,一路前赴會寧縣柴門鎮(zhèn)的何門村、小西岔村和陽坡家村等部分鄉(xiāng)村開展鄉(xiāng)村普法、“鄉(xiāng)規(guī)民約”調查和慰問農村孤寡老人等實踐活動;另一路會同會寧縣司法局工作人員、部分律師事務所律師和縣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以及甘肅政法大學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心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會寧縣會師鎮(zhèn)鐘鼓樓安置小區(qū)、柴家門鎮(zhèn)二十里鋪居民小區(qū)和新添堡街道開展“普法宣講”活動,同時青年學生志愿者們還分別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和慰問老黨員同志。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進村看望孤寡老人陳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看望農村孤寡老人陳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慰問老黨員同志陳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慰問老黨員同志陳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在開展“普法宣講”活動張岑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在開展“普法宣講”活動張岑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在開展“普法宣講”活動張岑澤攝
圖為青年學生志愿者與會寧縣司法局工作人員、律師和部分社區(qū)群眾在“普法宣講”活動現(xiàn)場的合影張岑澤攝
19日下午,社會實踐活動指導老師龍圣錦博士應邀參加由會寧縣司法局與甘肅政法大學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心召開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暨《民法典》“普法宣講”活動的座談會,并就此次“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暨《民法典》“普法宣講”活動發(fā)言,對會寧縣司法局工作人員、律師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大力支持本次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圖為指導老師龍圣錦博士應邀參加由會寧縣司法局與甘肅政法大學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心召開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暨《民法典》“普法宣講”活動座談會張岑澤攝
圖為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的合影張岑澤攝
21日,本次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走出課堂,步入鄉(xiāng)村社會實踐,立足于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能夠學以致用的開展“普法宣講”實踐活動,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會寧縣司法局等有關部門一起參與“普法宣講”活動法律工作人員的好評。此次實踐活動時間雖短,但意義非凡,同學們既拓寬了眼界,也增長了見識。(姚卓鵬 張岑澤 陳澤 龍圣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wǎng)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亦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wǎng)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wǎng)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uoki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jīng)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