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為老服務行業(yè)持續(xù)引發(fā)社會各界關注,其后端細分領域——殯葬服務同樣也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注意。今年年初,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就針對殯葬新概念——“生前契約”進行了全國性的市場調研。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生前契約”調研問卷
“生前契約”是當事人生前就自己或親人逝世后如何開展殯葬禮儀服務,提前與殯葬服務公司訂立的合約。作為一種普惠性的殯葬服務產品,它還具有價格透明、服務保值、個人意愿充分表達等特點。今年兩會,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就建議鼓勵開發(fā)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體的普惠養(yǎng)老產品,優(yōu)先保障失能半失能、高齡以及中低收入老年人群的養(yǎng)老服務需求供給。雖然“生前契約”聚焦身后服務,但其包含的財富管理、法律咨詢、臨終關懷等內容,實際上擴展了生前服務的范圍,也為養(yǎng)老服務也提供了一條全新的解決思路。
客戶簽訂生前契約
福壽園早在2015年就正式將“生前契約”引入中國,通過建立標準化的事前約定流程,幫助到數(shù)萬家庭的老人解決了善終難題。2019年,福壽園又因地制宜,以原有的“生前契約”為藍本,為多地民政組織、社區(qū)、街鎮(zhèn)和為老服務服務機構設計制定了公益性“生前契約”服務,截止目前已有近4000名困境長者的身后事問題得到了保障。
福壽園公益契約簽約儀式
在積極應對老齡化問題上,福壽園“生前契約”服務取得的良好成果也引來了學界的關注。作為“生前契約”服務的先行者,2021年初,福壽園受邀參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生前契約”項目課題組的調研,共同參與《生前契約客戶激勵滿意度》的研究。
人大課題組認為,殯葬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民生工作的重點,2021年全國兩會中也有許多代表針對殯葬行業(yè)提出了改革建議,希望落實好人民的身后事。當前部分殯葬一條龍利用逝者親屬的傳統(tǒng)觀念,對身后事采取不合理收費,導致殯葬行業(yè)亂象。為了緩解以上種種矛盾,福壽園引入的“生前契約”服務,可以說是為殯葬行業(yè)帶來了一陣清風。它既能充分體現(xiàn)個人意愿,又讓服務的價格透明,為老百姓大大節(jié)省了殯葬開銷。
因此,人大課題組希望通過此次調研,助力“生前契約”這種新時代殯葬模式的普及推廣,也為伴隨老齡化而來的死亡高峰做好準備。本次調研結果預計將于2021年4月正式對外發(fā)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uoki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